【心科普】“心进展”-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

2025-04-21

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,大约在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患该病,是最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(图1)。 大多数患者由于心脏内血液分流量小,不会出现明显症状。然而在一部分患者中,卵圆孔未闭可引起偏头痛和隐源性脑卒中。因此,对于符合适应证、有症状且合并心脏超声右向左分流的患者,进行封堵术是改善其症状和预后的重要手段。目前临床上大多应用专用卵圆孔未闭封堵伞进行封堵,该类型的封堵伞材质为镍钛合金,封堵伞会永久留置于体内。但是置入镍钛合金封堵伞后可能造成一些并发症比如:封堵器栓塞、移位、新发房颤、主动脉磨蚀、封堵器过敏、感染性心内膜炎等,虽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,但仍然是医生和患者担心和关注的问题。因此,随着技术发展,生物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。

7a308dd6753c255ddd639f66db0ee052.png


图1.左图为正常心脏,右图为卵圆孔未闭




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相较于传统封堵器有哪些优势?


生物可降解封堵器采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(图2),植入人体后起到临时桥梁作用,引导自体组织生物修复,闭合卵圆孔,随后该装置会逐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,留下新生组织,降解实现“植入无残留”的目标,避免金属封堵器终身留于体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,有效降低心源卒中发生率,减轻偏头痛、头晕等症状,也为未来穿刺房间隔等介入治疗留出安全通路,带给患者长远期健康获益和生命质量的提升。

           44d42a6afedb709cd615acea854ee02b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2为生物可降解封堵器


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适应症有哪些?


用于年龄在18至60岁,发生过因不明原因脑卒中的卵圆孔未闭患者,经全面评估排除其他机制导致的卒中,认为卵圆孔未闭(PFO)与缺血性卒中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并且PFO具有高危解剖特征(房间隔瘤或大量右向左分流),经神经内科、心脏内科医师共同决策后行卵圆孔封堵。


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有哪些长期获益?


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,患者接受治疗后能够更快恢复,并且未来还能接受其他介入手术治疗或核磁共振等强磁环境下检查,这无疑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。未来,随着其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开展,将为广大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带来更多获益。

参考文献:

1. 娄宇轩,华杨,张浩等.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研究进展[J].中国心血管杂志,2022, 27(5):495-498.



END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