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医疗科普】翻身就晕?当心耳内“小石头”作怪!

2025-08-06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早上起床翻身、或者突然低头抬头,眼前的世界瞬间天旋地转,还恶心想吐?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头晕,而是耳石症在捣鬼。它有个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,是眩晕大家族里最常见的一种。

耳朵里的小石头怎么了?我们的内耳里有管理平衡的“精密仪器”,其中包含微小的碳酸钙结晶(耳石)。当某些原因(尤其是中老年人器官老化)导致这些小石头从原本位置脱落,掉进负责平衡的半规管里,就会在里面“乱滚”。一旦你突然改变头的位置(如躺下、坐起、翻身),这些乱动的耳石就会刺激神经,让你感觉天旋地转,甚至恶心呕吐。

a90778d905e796adf419ae9bc356e5f9.png


谁容易中招?

中老年人是主力:年纪大了,内耳结构容易老化,耳石更易脱落。

产妇也要留意:身体变化也可能诱发。


发作起来什么样?

天旋地转:感觉自身或周围剧烈旋转晃动。

恶心呕吐:严重时一动就吐。

时间短但难受:通常只持续几秒到一分钟,但感觉度秒如年。

动作触发:只在特定头位改变时发作,不动就缓解。


怎么揪出“真凶”?关键在医生!

1.问情况:医生会详细了解你怎么晕、何时晕。

2.看眼球:最核心的检查。医生会让你做特定动作(如躺下转头),同时仔细观察你的眼球是否出现不受控制的抖动(眼震)。眼震的样子能精准定位耳石掉在哪个半规管。

3.及时就医:眩晕发作后尽快就诊。拖几天后症状消失,检查难度会大增。


特效治疗:巧手“归位”

手法复位是“金钥匙”:医生根据眼震判断耳石位置后,会用一套特定的、轻柔的头部转动手法。这就像用重力引导迷路的“小石头”一步步滚回原处。复位成功,眩晕会立刻缓解。

药物只是“配角”:口服药主要缓解恶心和头晕感,不能把耳石复位,可辅助使用。

复位后注意:遵医嘱,几天内避免猛甩头、快速躺起,睡觉可稍垫高枕头。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