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,形成血栓,阻塞血管。常见于下肢(尤其是小腿和大腿深静脉),若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,危及生命。
1.久坐或久卧者:如术后卧床、长途旅行、骨折患者。
2.手术或创伤后:尤其是骨科、盆腔、腹部大手术。
3.慢性疾病:癌症、心衰、肾病综合征等。
4.血液高凝状态:妊娠、口服避孕药、遗传性凝血异常。
5.其他:肥胖、高龄、吸烟、静脉曲张病史。
1.患者平卧于床上,大腿伸展,下肢放松,最大限度的先向上勾起脚尖,让脚尖朝向自己保持5秒左右;然后脚尖向下再做背伸运动保持5秒左右;稍微放松后可再次进行。最后,以踝关节为中心,做踝关节脚360°环绕。
2.运动体位:舒适的平卧位或半卧位即可。
3.建议每次趾屈和背屈的时长各为5秒,交替进行5~10分钟,然后以每分钟30次的速度分顺、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绕环运动,持续至少 5~10分钟。上述步骤每天至少做3次。
通过在足踝部位建立最高支撑压力,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,使腿部至心脏方向的压力逐渐递减,从而起到减少血流淤滞作用的一种医用弹力袜。按长度分为膝长型、腿长型及连腰型。
采用器械和装置,利用其机械原理促进下肢静脉回流,减少血液淤滞,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方法。一般常用的间歇充气加压,是一种利用加压泵对气囊进行循环充气和放气,对肢体间断施加压力,促使加压肢体肌肉被动收缩,促进静脉血液回流,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装置。
通过使用口服或胃肠外抗凝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方法。包括使用凝血酶间接抑制剂、凝血酶直接抑制剂、维生素K拮抗剂等。
1.卧床休息能预防血栓 ×,长期卧床反而增加风险,需适度活动。
2.只有老年人才会得深静脉曲栓 × ,年轻人久坐、术后或妊娠也可能发生。
3.症状消失就不用治疗 ×,血栓可能残留,需按医嘱治疗抗凝。
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,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进行治疗至关重要。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改善生活方式,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才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