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。与普通感冒不同,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更强,症状也更为严重。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、乙型和副流感,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导致季节性流感流行的主要类型。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常常引发大规模的流行,乙型流感病毒则相对较为稳定,多引起小规模的爆发。
1. 飞沫传播: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或说话时,会喷出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,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,就有可能被感染。
2. 接触传播: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,如触摸患者用过的手帕、纸巾,或者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,如门把手、手机、玩具等,再触摸自己的口鼻、眼睛等黏膜部位,病毒就会趁机进入体内,引发感染。
3. 气溶胶传播:在特定环境下,如空气不流通、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,流感病毒可以形成气溶胶,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,被其他人吸入后导致感染 。
全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但以下人群感染流感后,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和并发症,属于高危易感人群:
1. 儿童: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,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,抵抗力较弱,感染流感病毒后,发病急,病情变化快,容易出现高热惊厥、肺炎等严重并发症。
2. 老年人:65岁以上的老年人,身体机能衰退,免疫力下降,呼吸道功能减弱,感染流感后,恢复时间长,且容易引发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。
3. 孕妇:孕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,免疫系统发生改变,感染流感病毒后,不仅自身病情可能加重,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,如早产、流产等。
4. 慢性病患者: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(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、心血管疾病(如高血压、冠心病)、糖尿病、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,由于长期患病,身体抵抗力差,感染流感后,容易导致原有病情加重,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 。